秋天到了,萬物凋零,但是有一類特殊的植物,可以秋天播種,幼苗越冬,來年春季開花,夏秋季結實,這就是秋播植物。
秋播植物有兩種典型情況,一種是植物習性決定了需要秋季播種,冬性草本植物(典型例子是冬小麥),一般于秋季萌發,經過一段營養生長后度過寒冬,于第二年夏初開花結實。如果于春季播種,則只長莖、葉而不開花,或開花大大延遲。這是因為冬性植物需要經歷一定時間的低溫才能形成花芽。另一種是春秋均可種植,但秋播有利于種子及早發芽,比如牡丹、芍藥種子在秋季成熟,成熟后隨即播種出苗就比來年播種要好得多。還有像桃、杏的種子晚秋播種不但來年出芽整齊,還省去了保管和處理種子的麻煩。
秋播植物的分類比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球根類
球根植物多在春季開花,秋季種植是最適宜的時間段,例如:水仙、貝母、風信子、藍鈴花、番紅花、夏雪片蓮等。
多年生花卉
二月蘭、石竹 、金盞菊 、虞美人 、紫羅蘭 、雛菊 、矢車菊、矮牽牛 、三色堇 、毛蕊花 、錦葵 、羽衣甘藍 、蜀葵 、紫茉莉等等均可秋播。
冬性植物
需要春化作用的冬性植物必須秋播,包括禾谷類作物,如冬小麥、黑麥等;二年生作物,如甜菜、蘿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例如油菜、南芥等,也需要春化作用,第二年才能開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
除了牧草,很多觀賞草也可以秋播,北方的盆友推薦選擇冷季型的觀賞草,如羊茅、黑麥草等,在9月、10月種植都沒有問題;南方的盆友,選擇就更多了,休眠型的暖季型觀賞草都可以。狗牙根和結縷草等暖季型觀賞草,抗寒能力較強,可生長于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南北方均可種植。
下面介紹幾種具體的秋播植物方法吧。
雛菊
雛菊性喜冷涼氣候, 忌炎熱。喜光, 又耐半陰,對栽培地土壤要求不嚴格。種子發芽適溫22-28℃,生育適溫20-25℃。南方多在秋季8-9月份播種;北方多在春季播種,也可秋播。由于雛菊的種子比較小,通常采取撒播的方式。
美女櫻
原種產南美的巴西、秘魯。播種要求秋季采用室內盆播,播種土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基質,每克種子有350一400粒,播后不覆土,撒一薄層蛙石粉,既保溫又透光,發芽適溫18℃一21 ℃,約2一3周發芽。苗期管理苗株高7cm-8cm時,定植于12cm-15cm盆,每盆栽苗3株;吊盆栽培用20cm一25cm盆,每盆栽苗5株,盆土用肥沃園土、腐葉土或泥炭土、河沙的混合土。生長期對水分比較敏感,怕干旱又忌積水,幼苗期盆土必須保持濕潤,有利于幼苗生長,成苗后耐旱性加強,如氣溫高時,應充分澆水,平時澆水要適度。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
石竹
喜陽光充足、高燥,通風及涼爽濕潤氣候;耐寒、耐干旱,不耐酷暑。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質的壤土或沙質壤土,忌水澇,好肥。播種、分株、扦插法繁殖皆可。
矢車菊
適應性較強,喜歡陽光充足,不耐陰濕,較耐寒,喜冷涼,忌炎熱;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春秋均可播種,以秋播為好。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壓實,蓋上草、澆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發芽后去蓋草。
三色堇
較耐寒,喜涼爽,喜陽光,在晝溫15-25℃、夜溫3-5℃的條件下發育良好。忌高溫和積水,耐寒抗霜。一般在9月上旬用撒播法進行播種,要求苗床或播種盆內的土壤必須排水良好,播后覆土是種子的2倍,用細噴壺澆足水,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
金魚草
喜陽光,也能耐半陰。性較耐寒,不耐酷暑。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石灰質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主要用播種繁殖。春秋季播種均可,秋播苗比春播苗生長健壯,開花茂盛。秋播后7~10天出苗。如果有條件,用50~400毫克/升赤霉素液浸泡種子,可提高種子發芽率。
桂竹香
喜陽光充足,涼爽的氣候,稍耐寒,畏澇忌酷暑。以秋播為好,一般于9月份進行,大約經一周便可出苗,再經過冬季的低溫,翌年春季會鮮花盛開。
金盞菊
喜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較強,能耐-9℃低溫,怕炎熱天氣。能自播,生長快,較耐寒,不擇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進行秋播。
風鈴草
要求冬暖夏涼、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干熱,耐寒性不強,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微堿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以播種繁殖為主,種子細小,覆土不宜太厚、發芽適溫為20—24℃,亦可分株或扦插育苗。
矮雪輪
耐寒,喜光,喜肥。在含有豐富腐殖質、排水良好而濕潤的土壤中生長良好。9月初播種,覆細土0.2厘米,約1周發芽。
毛地黃
原產歐洲西南部。播種要求9、10月露地條播或室內盆播,播種土用腐葉土、培養土和河沙的混合土,每克種子3800一6000粒,種子細小,播后不必覆土,發芽適溫15℃一18℃,播后2周發芽。苗期管理苗株具5-6片葉時,選陰天移苗,少傷須根。盆栽用18cm一20cm盆。盆土用肥沃園土、腐葉土和沙的混合土。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防止過濕或時干時濕。每半月施肥1次。特別提示冬季苗株在3 ℃ - 5℃條件下越冬,并進行春化作用。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