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國家批準《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試點實施方案》,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為使命。
武夷山國家公園位于福建省北部,區域涉及武夷山市、建陽區、邵武市和光澤縣,與江西省鉛山接壤,包括了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曲溪上游保護地帶、光澤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及周邊公益林和邵武龍湖國有林場部分區域,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991.67平方公里、占99.03%,是我國唯一一個既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組織,又是雙世遺產地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
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觀
這里群峰林立,重巒疊嶂,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峰數不清,素稱“華東屋脊”的黃崗山海拔 2160.8 米,是我國東南大陸最高峰。
這里有長達幾十公里、巖壁陡峭的大斷裂谷,曲折多彎的溪流和柱狀、錐狀、懸崖等丹霞地貌,斷裂河谷縱橫交錯、溝谷澗流眾多,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一溪貫群山,兩巖列仙岫”,玉女峰、大王峰等山峰屹立溪邊,三十六峰、九十九巖、七十二洞分列兩岸。峽谷曲流,碧水丹山,素有“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萬壑皆如畫”的美譽。
武夷山國家公園玉女峰
武夷山國家公園大王峰
豐富多彩的生物之窗
這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生物之窗”和“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產地”。早在19世紀中葉,掛墩和大竹嵐便是聞名于世的“生物模式標本產地”,100多年來,中外生物學家已先后在此發現的生物新種超過1000 種。
這里擁有210.7平方公里未受人類活動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是世界同緯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這里共記錄高等植物 269 科 2799 種、各類保護植物 114 種,堪稱“天然植物園”。
這里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記錄野生動物 7407 種,其中野生脊椎動物 558 種,鳥類 302 種,占全國種數近 1/4,蛇類 58 種;記錄昆蟲 31 目 6849 種,被中外生物學家譽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研究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
棲息在原始林中的短尾猴
這里不僅山水奇秀迷人,而且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這里是宋代朱子理學的搖籃,為儒學注入新的生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這里自古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以及大氣磅礴的摩崖石刻,與泰山摩崖刻走帝王風的不同,武夷山石刻具有儒釋道三教同山的烙印。
這里的九曲溪兩岸的懸崖絕壁上遺留著距今 4000多年,全世界發現年代最久遠、體現古閩越人特有葬俗的架壑船館和“虹橋板”等文化遺存,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越人文化的極為珍貴的資料。
九曲溪摩崖石刻
武夷山國家公園秋色
碧水丹山
滄海桑田,物換星移,造物的神奇造就了武夷山這片欣欣向榮的物種樂園。隨著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設,相信這片歷經千萬年的物種寶庫能夠得以永續利用,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記者 黃 海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