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我省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已累計授信153.45億元,發放貸款23.1億元,中長期優惠貸款正在為林業生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林業生態建設一直面臨著投入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2016年3月,原國家林業局會同國家開發銀行將我省列為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首批試點省,安排低利率長周期大規模開發性專項貸款。根據國家規劃,2035年我省國儲林建設規模為1924萬畝。此后,貸款政策擴大到了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發展等領域。通過政銀企密切合作,我省逐步打通林業生態建設融資渠道。
由于貸款周期普遍在20年以上,中央財政、省財政還給予貼息,貸款政策非常優惠,我省各地積極響應國儲林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全省有26個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編制了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其中,21個市(縣)的建設方案已經國家林草局批復,建設規模1700萬畝,投資1577億元,申請貸款1205億元。
據統計,全省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已累計授信153.45億元,已發放貸款23.1億元,濮陽市、禹州市、鞏義市、盧氏縣、夏邑縣、鄧州市、南陽市、蘭考縣等地相繼獲得貸款投入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8月,蘭考縣11.9萬畝國儲林項目申請國家農業發展銀行貸款10億元,成為首個農發行的國儲林貸款項目,意味著農發行河南省分行也加入我省國儲林項目建設中來,拓寬了各地的林業生態建設融資渠道。目前,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已發放蘭考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貸款3.56億元。下一步,農發行各級行還將同當地林業部門深度對接,加強合作,復制推廣蘭考國儲林項目融資模式,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支持林業發展的作用。
ppp模式是我省國儲林項目建設的主要運營模式。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31日,財政部項目管理庫15個國儲林項目中,河南省就占了8個,國儲林項目工作在全國領先。另據悉,安陽市項目、??h項目已入省財政廳項目管理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