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它深浸著中華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中華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代表是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今天,我們一起看看最美的十大中國古典園林。
一、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熱河行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山莊整體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筑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筑藝術精華,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的故宮,黃瓦紅墻,描金彩繪,堂皇耀目呈明顯對照。這里是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來到承德避暑山莊,如同走過大江南北。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杰作,享有“中國地理形貌之縮影”和“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譽。
二、蘇州留園
留園位于江南古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以園內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占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筑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云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筑空間藝術處理的范例。全園用建筑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筑為主,重檐迭樓,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
1961年,留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7年,包括留園在內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留園作為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留園)擴展景區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三、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動用448萬兩百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后,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四、蘇州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位于蘇州市東北街178號,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典范”。截至2017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漢族水鄉特色?;▓@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1961年3月,拙政園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游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游覽參觀點。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A級旅游景區.
五、蘇州獅子林
獅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筑的代表之一。獅子林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3號。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占地11公頃,開放面積88公頃。另外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中則各有一處仿建。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位于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于一體的寺廟園林。獅子林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墻深宅,曲廊環抱。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獅子起舞之狀。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瓏,洞壑宛轉,長廊環繞,樓臺隱現,曲徑通幽,如入迷陣,有“桃源十八景”之稱。
六、保定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心,與直隸總督署南北相遙,是一座以環水筑榭為顯著特點,兼有中國南北園林之美的古典園林??偯娣e2.4萬平方米,池水面積7900多平方米,盛夏時節荷花滿塘,故名蓮花池。
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園林內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筑。秀麗的宛虹橋、曲橋和元代建的白玉橋,參差在假山奇石、林木荷塘間,構成了一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詩”的優美畫卷。園景布局嚴謹,錯落有序,幽雅別致,素有“城市蓬萊”之譽和“小西湖”之稱。
七、揚州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于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筑。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何園原址,為乾隆年間古園,名雙槐園。
曾在何園寓居過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他六次來揚州,寓居在騎馬樓東一樓。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曾寓居何園五年多,其舊居在騎馬樓東二樓。何園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
何園,坐落于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雖是平地起筑,但卻獨具特色。通過嶙峋的山石、磅礴連綿的貼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邊,并因地勢高低而點綴廳樓、山亭,錯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渾然一體,有城市山林之譽,是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半月臺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藥,南山的紅楓,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變化,極盡人工雕琢之美。何園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乩葘|園、西園、住宅院落都串連在一起,廊的東南兩面墻上開有什錦洞窗和水磨漏窗,繞廊賞景,步移景異。漫步何園,回廊曲折,復道行空,假山貼墻,鳥棲庭樹,丘壑宛然,游魚驚水……宛若“鳥飛屏風里,身置仙境中。
八、順德清暉園
清暉園,位于廣東省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為我國南方古典園林藝術的杰作,素有嶺南四大名園之一的盛譽,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蘇州園林藝術精華,又能因地制宜,環境以清幽自然、秀麗典雅見稱。清暉園全園構筑精巧,布局緊湊。建筑藝術頗高,蔚為壯觀,建筑物形式輕巧靈活,雅讀樸素,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整個園林以盡顯嶺南庭院雅致古樸的風格而著稱,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并且兼備嶺南建筑與江南園林的特色;集明清文化、嶺南古園林建筑、江南園林藝術、珠江三角水鄉特色于一體,是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幻似仙境的迷人勝地。園內妙聯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韻尚存,藝術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連忘返。園林藝術處理頗具匠心。園內疊石假山,曲水流觴,曲徑回廊,景趣盎然。銀杏千秋,百齡龍眼,玉棠春瑞,沙柳飄揚。閑步曲橋喜看金鯉碧波嬉戲;徐行花徑,好賞綠樹時花撲面。時而庭園內傳出裊裊弦歌,聽一粵曲,令人心清耳悅,如醉如癡。
九、蘇州靜思園
靜思園位于蘇州市吳江近郊,園中建筑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小巧別致,景點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600余平方米的“奇石館”內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著名的“慶云峰”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靜思園建筑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開拓創新。既有蘇州園林的小巧別致,又有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九曲回廊,湖光山色,亭臺樓閣,水榭石舫,假山奇石,曲徑通幽。靜思園廣百余畝,園中堂構,宏偉軒敞,風雅精致,汲古圖新。風亭雨樓,水榭月舫,九曲回廊,斗折蛇行。假山奇石,深容藏幽。湖水淼淼,荷香悠悠。佇鶴亭橋,隔水相望,弘雅堂、蘭花廳、嘉會堂、盆景園、米芾拜石,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穿歷代科學家碑廊,落霞亭、如歸舫、快風閣、龐山草堂、小垂虹、天香書屋,移步換景,悅人心目。信步靜遠堂,末代狀元陸潤庠題額之磚雕門樓,刻意求工,古趣盎然;石生胡澍之地屏,古樸典雅,遺韻猶存。鳳凰伉儷之秀石,五億年自然造化,稀世神品,千古絕唱。
十、揚州個園
個園,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的北段,是我國優秀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園林之一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與門額相輝映;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主人以春景作為游園的開篇,想是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含意吧!透過春景后的園門和兩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見園內景色,樓臺、花樹映現其間,引人入勝。進入園門向西拐,是與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與那幾顆瓊花展現出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在園中西北角,選用玲瓏剔透的湖石疊成。山前有池水,山下有洞室,水上有曲梁,山上蔥郁,秀媚婀娜,巧奪天工。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山,數轉而達山頂。山頂建一亭,傍依老松虬曲,凌云欲去。太湖石遠觀舒卷流暢,巧如云、如奇峰;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山上古柏,枝葉蔥郁,頗具蒼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
用戶評論